1月31日,互加勇气读书会
特邀两位重磅嘉宾——邱磊与刘欣老师
为老师们的寒假充电赋能!
线上火花四现,心声一触即发!
感受到——
线上多位老师的激动溢出屏幕!罗晓莉老师
今晚聆听了邱磊老师对《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这本书的解读,对杜威和陶行知两位教育家有了更深的认识。一定要买几本相关的书籍好好啃读一下。刘欣老师《新媒体教育力》听的人热血沸腾,里面有好多金句,而且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从今天起做一个有教育力的新媒体人!
张玉红潍坊外国语学校
邱磊老师和刘欣老师的课让我又一次感叹学习的美好,也为自己的学习状态再一次进行了无情地剖析。
邱磊老师谈杜威,谈陶行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渊源影响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陶行知先生终生践行的“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刻的辨析,引发我们再一次回到风起云涌的年前,回到教育的源头去汲水,他让我们找到了今天立德树人背后的支撑点。
刘欣老师身上呈现的个体教育力堪称惊艳,那些频频抛出的金句,无不与“对话孩子”“对话生活”一脉相承。“走进心灵才能走进知识。”“教育就是制造学生学习的刚需。”“想都是问题,干都是答案。”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态,全然投入获得当下的觉察。
河北邯郸邯山区阳光实验卢瑞芬
邱磊老师的《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邱磊老师娓娓道来,给我们高度概括地比较了杜威和陶行知的生平和教育思想的不同。刘欣老师的《新媒体教育力》,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金句一句接一句,不断触动着我的心,使我感到很激动,很兴奋,教育可以如此精彩,如此创新,教育大有可为。我感受到了刘欣老师发自内心的创造力带来的无限能量和喜悦,这种能量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李晨楠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北大召学校
在阅读《教学勇气》的那几天,有一次实在是读不下去了,就拿起了这本《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在这里重新领略了陶行知先生的魅力。
昨晚听邱磊老师介绍这本书,他说前两辑比较轻松,而我正好才阅读到前两辑。教育类的书籍有时候读起来确实比较难懂,在读不懂的时候就会心浮气躁,在阅读《教学勇气》的那几天里,我好几次都无法完全静下心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个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不过邱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他说:读一些有难度的书,走出舒适区。
就像叶修老师《学习的逻辑》里面提及的,我们的大脑是最缺乏锻炼的一块肌肉,我们要想锻炼大脑,就得做到高强度用脑。虽然这个锻炼过程最开始是痛苦的,但是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收获很多。这两年我能很明显得感觉到老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孙靖宇黑龙江
一个人,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教育就是一个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辈子把一件事用心用情用爱去做好。今天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触动,是一种震撼,更是一场革命。仿佛一场大的旋涡,吸附着我,推动着我。使我与未来教育链接,使我改变了固有的观念。
云南昆明李晓青
反复听了两遍邱老师和刘老师的课才来打卡,两节课干货满满,听了了之后热血沸腾,感觉豁然开朗,发现在自己心里杂乱地涌动了许久的一些东西突然间找到了梳理的方向。
沈裕华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
听了邱磊老师的《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和刘欣老师的《新媒体教育力》——看见另外的一种可能,站在今天看未来,很震撼,有收获,更反思,如果不能坚持学习,在技术日新月异下,老师拿什么去赋能学生?
邱磊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陶行知的成长,教育经历,影响,使我感到,在数字时代,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习事实知识的时代了,教师更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刘欣老师的“课堂不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赢要赢在学习观”,“一切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前奏”,“教学生是学生可以不再需要我们老师”,老师应该是“外赋动能+内生潜能”;“创造学习的刚需”以及“爱教——善教——能教——乐教——创教”无不振聋发聩,我们不但要审视自己的初心,更应心向未来,与时俱进!
朱翠梅河南省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且听得我们全身心热血飞腾,仿佛似小青年想狂奔起来。我一边听,一边思考着、对比着,感受颇多,也收获满满。
罗方平四川宜宾翠屏金坪青叶校区
今天又听了两遍回放,恨不得把所有金句都写下来!
赵健汝-甘肃省武威市古浪三中
《新媒体教育力》部分金句分享
课后,老师们就
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打卡分享
时代之问
课后思考与分享
1、四代数字鸿沟,您在哪一代呢?
四代教育鸿沟,图自刘欣老师《新媒体教育力》
2、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您是如何理解并实践的?
3、数字时代,您的教学魅力体现在哪里?学生喜欢您的什么能力?
我们精选了约20位老师的分享
全文字数共1.5万字
与大家共同欣赏与思考
1问题一四代数字鸿沟,您在哪一代呢?邓亚军-凉山西昌民胜小学
我感觉自己还在第二代的浅水区!
第一代,接入鸿沟(网是否通,硬性的东西);
第二代,使用鸿沟(会上网的程度,越深入,获利越多,获取资源更便捷。“意味着使用也是有门槛的。”)
第三代,创生鸿沟(UGC时代,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如抖音、快手等。)(技术门槛基本为零)
第四代,影响鸿沟(对教育真正有影响的时代)(影响力)。
罗晓莉老师
我还停留在使用鸿沟。使用最多的就是朋友圈,以前各种有意思的事情或者好的文章都会发到朋友圈,随着工作,圈里有很多老师,总感觉自己发的那些自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发太多不好,就渐渐把朋友圈变成了学校的宣传阵地,只发一些学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xs/1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