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

宜宾高新区从0到1的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向科技要竞争力

在宜宾高新区叙州园丰川动力生产车间,企业创始人陈红旭正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对自主研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的核心零件——变速器控制器进行调试,这项目前国内仅有的核心技术有望应用到更多电动车领域。

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刚表示,与传统的制零部件企业不一样,核心的技术是无离合器、无同步器、无换挡冲击的多档位换挡控制算法。

从落地宜宾到现在,短短五年时间,丰川动力的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产品先后在电动观光车、电动环卫车、电动重卡领域进行应用,企业从最初的5人创始团队,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90余名技术人员,预计今年营收将达万元以上。#动力宜宾#

樊刚表示,今年公司工作的重心是在电动重卡上,因为宜宾去年成为全国三个换电重卡示范城市,这让企业科研人员信心十足。“我们向电动重卡市场投入了非常多的研发精力,目前和陕汽、重汽这些商用车整车厂都有产品的合作和开发。”

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宜宾高新区叙州园,与丰川动力一街之隔的云科新能是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技术场景应用的科技型企业,日前,企业研发的首批无人驾驶观光车即将发往海南市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测调试。

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宜宾)总经理张增说,目前公司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布局试点,从海南到北京、从山东到四川,全国十个省市,几十家景区分别进行了投放。“我们还会在重卡,以及智慧物流上面,会做一些新的产品的研发,基于我们在景区无人驾驶的龙头地位,去横向地去基于宜宾在本地的资源和优势,去做大我们的产品线,去扩大我们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地位和质量、规模。”

新赛道上打造“新风光”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宜宾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产业,以“一蓝一绿”支撑全市新兴产业的增长态势。

在英发德耀2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现场,项目主厂房已完成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各种管道、电缆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投产。据介绍,英发德耀项目总投资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落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亿元。

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龙表示,该项目将于11月18号试生产。“同时,我们将启动二期的项目,二期项目将在明年的6月份实现正式投产。也正在跟相关部门沟通,进行三期、四期追加投资,努力也为宜宾‘一蓝一绿’新赛道的打造贡献英发的力量。”

新产业开辟新赛道,新业态激发新动能。在邻近的四川高景年产50GW单晶硅棒及30GW单晶硅片生产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同样如火如荼。该项目是英发德耀的上游企业,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光伏产业链及供应链,推动宜宾光伏产业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广东高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宜宾项目筹建负责人付明全表示,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亿元,为宜宾提供八千到一万人的就业岗位,每年贡献税收13亿元。

“一蓝一绿”点燃新引擎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宜宾市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新兴产业加速形成。

宜宾高新区对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调整,重点发展光伏氢能源信息技术,规划建设面积亩的光伏产业园,将建设从拉棒、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光伏产业生态圈,打造产业链条完善的千亿级光伏产业园,预计5年实现产值0亿元。

截至年,全市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家,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亿元。如今,一蓝一绿产业正点燃全市发展新引擎,推动宜宾新一轮大发展。

来源:宜宾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wh/179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