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

你不知道的历史名人与宜宾酒的那些事儿


被誉为酒都的宜宾,酒自然是其名片。历史上的名人们,也和宜宾酒有着一段不解渊源。

诸葛亮与红果酒

三国时期,南中地区部落首领孟获,经常欺侮住在僰道(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周边地区的“鬏鬏苗”人。后来,孟获被诸葛亮率领的南征大军所降服。

当南征大军回归途中,走到川黔边境时,军中粮草没有了,诸葛亮急得夜不成寐。次日清晨,他见对面山林中到处长着一种指尖大小的红果,采来一尝,酸甜酸甜的。诸葛亮又惊又喜,立即命士卒前去采摘。

鬏鬏苗人为感谢诸葛亮大军征服了孟获,抬着一坛坛果酒前来犒劳大军,诸葛亮品尝果酒之余,问是什么原料所酿,鬏鬏苗人说:“正是丞相令军士所采的小红果。”诸葛亮听了,连声赞叹。

杜甫与重碧酒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年)六月,杜甫来到戎州,此时的戎州刺史杨使君久慕杜甫大名,便在戎州城内东楼(旧址在今宜宾城内东楼街)宴请杜甫。杨使君拿出了当时戎州的名酒重碧酒来款待杜甫,又令歌妓伴舞,宾主同乐,情酣意畅。

杜甫为主人殷殷情意所感,即兴写下了一首赞美戎州美酒的绝世诗篇:“胜觉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坐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黄庭坚与荔枝绿

北宋元符元年(公元年),黄庭坚被贬到戎州。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诗酒之间。他遍尝戎州佳酿,写了十七篇有关酒的诗文。在这些诗文中,诗人最推崇的酒有两种,一是“荔枝绿”,一是“姚子雪曲”。

对“荔枝绿”的赞誉,诗人在《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中咏道:“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泼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

庄豫王与安乐酒

明世宗朱厚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年),康王庶子朱宣祉,藩土封于江安,称庄豫王。庄豫王闲游安乐,发现一口名叫安乐金钱井,当地人喜取金钱井水饪煮白肉,该井水煮出的肉奇香扑鼻、肥嫩鲜美。

庄豫王身平嗜酒,忽发奇想,何不取此上等之水酿造美酒供其饮用。后即在其封地龙门口建造酿酒作坊,雇请酿酒名师,采用宫廷酒秘方,建桶、凿窖,取金钱井之水酿酒。其酒果然异香飘溢、清澈透明、入口甘爽、饮后留芳。于是欣然定名为“安乐酒”。

豫庄王得此好酒后,经常群宴宾客,倍受宾客推崇,并上供朝廷,深蒙圣上嘉许,安乐酒从此亦改称“贡酒”。

杨惠泉与五粮液

年,在宜宾县团练局局长雷东桓的安排下,宜宾众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汇聚一堂。席间,“杂粮酒”一开,顿时,满屋喷香,令人陶醉。众人不约一阵美誉,这时惟独晚清举人杨惠泉沉默不语,他一边品酒,一边似在暗自思度。

忽然间他问道:“这酒叫什么名字?”

“杂粮酒。”邓子均(被称为“五粮液传人”)回答。

“为何取此名?”杨惠泉又问。

“因为它是由大米、糯米、荞麦(后来改为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酿造的。”邓子均说。

“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杨惠泉胸有成竹地说,邓子均茅塞顿开。

由此,“五粮液”的美名呼之而出。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白癜风在寒假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xs/122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