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

品春酒文化过快乐元旦


点击上方蓝字   一杯春酒润咽喉,二杯春酒暖胃弯,三杯春酒沁丹田,四杯春酒返童颜,五杯春酒开胸胆,六杯春酒忘忧烦,七杯春酒最健谈,八杯春酒乘飞船,九杯春酒凌云端,十杯春酒活神仙。

——题记

宜宾之高县,山河壮美似锦似绣,寻芳高县醉在庆岭。春酒长流,古风永存!年12月31日,高县硕勋小学校三年级组的老师们慕名来到春酒文化具集地:刘家大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观场景雕像

我们一边听年级组的严老师、韩老师们给我们介绍川南春酒,一边参观春酒文化雕像。川南春酒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还蕴含了孝老敬亲、团结四邻的传统文化。传统川南春酒分为“三台”,第一台吃茶点,端上桌子的全是茶食,家人按照辈分入座,在一起谈论家事,对一年进行总结,并计划来年的事情;第二台上“干盘子”,喝着自家酿制的米酒,吃着自家杀的年猪制成的腊味:香肠、猪肝、猪心、猪舌、腊肉,边喝边摆龙门阵;第三台才是正餐,端上“九大碗”和热气腾腾的土火锅,由老辈开动筷子后,大家才能开吃。品一台春酒的同时就接受一次文化洗礼。

吃春酒

沿着马路走进刘家大院,就被大院的别致设计吸引,大气,端庄,朴实,沉稳,春酒浓香扑面而来。刘家大院,是一座古朴传统的农居建筑,青瓦木柱板壁雕窗窜架房,象一位干净利落慈祥的乡下老人,平静怡然,热情厚道。刘家大院主人刘洪斌,中等个儿,四十开外,明朝沛公后裔,祖辈入川客家人。前些年以养殖创业发展,在庆岭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中,创建了刘家大院。

围坐一桌,请春酒席即将开始:春酒吃“三台”,到底都吃什么呢?如果您有吃西餐的经验,一定知道前菜、正餐和餐后甜点,甚是讲究。中国的美食博大精深,当然也有咱们自己的讲究,这请春酒吃“三台”,就类似这种吃法,不过顺序上有一些变化,分别是餐前茶点、凉菜和米酒、正餐硬菜。

第一台:餐前茶点

第一台吃茶食,木制的茶盒里摆上各式的自制小茶点,甜而不腻,配上茶壶里泡上的本地绿茶,亲戚朋友围坐一桌,喝茶品点聊家常。茶点有炒米糖、软脆芝麻糖、花生糖、香脆米花糖、甜脆苕丝糖、香酥巴果子、清香芙蓉糖等。茶过两遍后,每桌还要再上两盘热茶食鸭儿粑,盘子边上还要配上一小碗清水,筷子夹起时蘸一下,方便夹拿。小而圆的高县鸭儿粑用当地上等香糯米作为基本原料,特有的鸭儿粑叶进行包制。里面包有肉馅咬上一口,皮薄鲜嫩,浓香扑鼻,油而不腻,也是“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台上桌的热茶食,鸭儿粑。

第二台:凉菜和米酒

二台喝酒,配上家里自制的腊味:香肠、猪肝、猪心、猪肚、猪舌、猪耳朵、腊肉、鸭蛋等,还有油炸花生米,凉拌菱角菜,上一大碗香味纯正的醪糟米酒。

第三台:正餐硬菜

吃春酒的上菜绝活:现在去当地品尝请春酒,上菜的时候就能看到一幕景象:师傅双手抬一长竹木板,上面一次性摆齐每台所有的菜品,这种上菜方式当地的学名叫做“打板”。第一、二台还好,第三台最考验人,硬菜内容实在,端稳拿平至全部菜品上桌颇讲究功力。打板上齐每台菜,相当有功夫。

吃完第三台,还有一个热腾腾的土火锅。高县土火锅味道也是一绝。高县土火锅早在明末清初间就有悠久的制造历史。土火锅原料猪蹄、鸡、酥肉、圆子、干香菇、金钩、笋子、胡萝卜、红花、蓝片、花椒、鸡精、盐等原产地高县庆符镇,南广河畔,再配上一种特殊砂锅泥土,这种泥土内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吃起来可谓是健康美味佳肴。

除了美食,还有美景以“勇敢、顽强、友好”的花语展现“诗意乡村”。一草一木与古风俗交相辉映。大家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活动最后,我们在竹刻《春酒赋》前留影结束今天的旅程。新的一年三年级组的老师们祝大家新年快乐!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烦恼消;四祝不变老;五祝心情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春节愉快!

END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wh/155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