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

四川职校输送童工被投诉工资在路上


深圳乐利精密厂东门口(刘向南摄)文

刘向南位于深圳西北部福永街道的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利精密厂”),供工人出入的东门所临的是一条大货车来来往往的马路,每辆大货车开过,便在门口扬起一片灰尘。工厂距离宝安国际机场不远,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低空飞过,不绝于耳的轰隆隆的机鸣声使环境更显嘈杂。每天中午与傍晚的下班时间,各持续约一个小时,乐利精密厂的员工就从东门走出来了,到马路对面的小卖部、小餐馆买吃的。流动小食摊也涌过来摆摊卖餐食。工厂门口显得很热闹。工人们说说笑笑,享受着难得的放松时刻。他们的年龄多在二十岁左右。如果仔细观察,也可以从中发现更为稚嫩的面孔。还不满16岁的小男孩张羽和他的小伙伴郑新就曾出现在乐利精密厂的这个人群中。张羽生于年3月,郑新生于年4月。他们都是四川宜宾市叙州区科普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年10月底,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被送到乐利精密厂“勤工俭学”,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小童工。由于天性好玩,张羽和郑新经常旷工,他们在做工约一个月后被工厂辞退,春节前夕的年12月27日,坐车回到宜宾。因为可以在家过春节,被辞工回家的这个经历反而让他们很开心。按照原计划,他们这批在乐利精密厂“勤工俭学”的学生本要是做工满三个月。除张羽、郑新等少数几人外,他们更多的是在遥远的异乡工厂里度过的这个春节。……前述这些文字,是我写的四川宜宾职校往广东输送学生工特别是“童工”的调查性报道的开篇部分。报道一开头,我写的就是深圳的乐利精密厂以及曾在这个厂打工的张羽和郑新的故事。张羽和郑新在回到宜宾后没几天,我就和他们见面聊了他们在科普职校以及在广东打工的经历。年1月17日我飞到广州,1月18日从广州到深圳,1月19日,我就到了乐利精密厂——我是循着在宜宾采访职校师生的过程中得到的线索而来。就像我在此文的上篇部分所写到的,我在宜宾的多日采访是调查清楚了职校输送学生工特别是“童工”利益链条的上游部分,而我来广东,则是要调查清楚这个利益链条的下游部分——输送学生工特别是“童工”所涉及到的中介公司、工厂等,他们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而我要现场采访的工厂当然不仅仅是乐利精密厂一个,宜宾职校师生口中提到的东莞的天尊狮以及深圳宝安的兴英科技也会是我现场采访的对象。由于张羽、郑新他们讲到,目前仍有一批和他们的年龄一样尚不到16岁的科普职校的学生在乐利精密厂“勤工俭学”,那么,乐利精密厂也就成为了我广东之行的采访重点。一我分别在年1月19日、20日两天到位于深圳福永的乐利精密厂。我每次到深圳,都会选择住在罗湖区的国贸大酒店附近。那两天去乐利精密厂,我都是先在国贸地铁站坐地铁1号线到前海湾站转11号线再坐到终点站福永站,乐利精密厂距离福永地铁站不远,我再在围着地铁口等拉客的摩的司机中选择一位,坐他的摩托车过去,乐利精密厂在福永一带很有名,摩的司机都知道。它有个东门开在同福路上,供工人上下班出入。每次过去,摩的司机都会直接把我放到这个东门口。要想找到正在乐利精密厂内打工的学生工特别是“童工”,每天有两个时间“窗口”:一个是在中午12点到13点之间,这个时候工厂下班,很多工人都会出东门,在门口的小食摊或是到街边小吃店里买吃的;另一个是在下午17点到18点之间,同样是下班,工人们又出来买吃的。乐利精密厂马路对面,开了很多的小吃店、小卖部。一到下班时间,一些流动摊贩也会拉着小吃车过来,就在乐利精密厂的东门口马路边,做小吃卖给这些工人。每到这两个时间段,原本没有几个人的东门口随着工厂大门的打开,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但是时间短暂,只持续约一个小时,这里又会恢复宁静。实际上,即便工人都回工厂上班去了,乐利精密厂的东门紧闭,这里也称不上是宁静。乐利精密厂距离深圳宝安机场不远,起降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在头顶飞过,轰隆隆的机鸣声不绝于耳。就像我在关于此事的调查性报道的开篇部分写的那样,乐利精密厂的东门外的这条马路很繁忙,主要是大货车,一辆又一辆驶过,每驶过一辆,便扬起一阵沙尘,搞得人满身满脸都是尘土。年1月19日、20日两天,我都在乐利精密厂的东门外“守株待兔”,利用工厂中午与傍晚下班时间,找工人特别是学生工聊天,我特别是找那些面孔尤其稚嫩的,以确认目前在这家工厂里仍有不满16岁的学生在做工。乐利精密厂的全称是乐荣集团乐利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乐荣集团是一家台湾企业,据其网上的公开资料称,这是一家跨国性企业,创始于年,总部设在台北,在中国大陆的深圳、杭州、重庆等地都设有生产工厂。福永的这家工厂则是成立于年,其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加工各类电线电缆、汽车配线、汽车充电器、轮船配线等产品。我第一天到这里时,就注意到它的东门边上,有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不断显示着“大量招聘男女普工”的信息。东门口还有一个“乐利免费招聘中心”,是一个小小的房间,我进去过两次,但房间里都没有人。招聘中心的边上还有一个招聘栏,张贴着招聘公告,我看到,在它罗列的各种招聘条件中,一个条件是:年龄要在16周岁以上。来自科普职校的金双与卢明根在乐利精密厂(刘向南摄)这天中午,在乐利精密厂的门口,我遇到了两个小女生,她们都是来自湖南宁乡,是一家职业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其中一个小女生长得白白净净,名叫张静(化名),生于年8月,进厂的这一年,她刚刚年满16岁,在车间里的流水线上做刹车线。她告诉我,因为感觉读高中会比较累,她就没有去读高中,而是选择上职业学校,她学的是幼师专业,打算毕业后就去做幼师。这是她第一次出来“勤工俭学”,本来上一次就想来,因为年龄不到16岁,学校没同意。这一次,她们是在年11月来的深圳,全校来了多人,坐满了多辆大巴车,坐了约10个小时才到达。她们在这家工厂里的作息时间是:每天7:45开始上班,11:45下班,吃过午饭后,12:55又开始上班,下午17:15下班,有时晚上会加班3个小时。工资是按小时算,有老师告诉她,底薪是元,如果加班,能挣得多一些。在张静做工的那条流水线上,有八九个工人,其中职校学生有两三个,其他都是“老员工”。在这家工厂里,她遇到的其他职校的学生,有的来自贵州,有的来自湖南,她没有遇到过来自四川的学生。我第一天到乐利精密厂,由于还不太熟悉情况,中午的采访“窗口时间”很快就过了。工厂上班的时间很快开始,工人们回到厂内继续上班,东门口的街边又恢复了平静。我到福永地铁站边上的商业区,找了一个小冷饮店坐下来,喝东西,休息,临近傍晚下班时间,再回到乐利精密厂的东门。这一次,我采访到了多位学生工。小女生A,年生,是来自贵州息烽县一家职校高铁专业的学生。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出来“勤工俭学”,她们要在这里做三个月,工资按小时计算,她的工资是每小时11块钱。她认识的小工友,有来自四川宜宾的,但不在同一个车间。小女生B,姓冉,也是来自贵州息烽县的一家职校,高铁专业。她告诉我,她们所在的息烽县的这个职校,是一家公立学校,分一、二、三几个校部,有高铁和航空等专业,她是在贵阳总部,目前是读一年级。她们是在年12月出来“勤工俭学”,这次出来多人,两辆大巴车,坐了一天一夜才到深圳。这是她第一次到广东。她告诉我,当她一走下大巴车,“一看到这个工厂门口,到处都在修建,到处都是灰尘,就颠覆了我对大城市的想法。”B告诉我,她们学校这次来工厂的学生,年龄都满了16周岁,“老师说的,不满16岁的不让来。”进厂后,她做汽车线,每小时工钱13块。但是她感觉非常累,说等回去了,就不会再来。她们要等过了春节才能回去,这是来前说好的,要做三个月才能回去。在工厂里,她没有见过来自四川的学生,她只认识来自湖南和江西的小工友。小女生C来自江西赣州一家服装技校,生于年3月,快要毕业了。她告诉我,前一年她曾到过广东佛山一家做手机的工厂“勤工俭学”,做了一个月,挣了块钱。那时她还不满16岁。这次她们又出来,来了多个学生。她说:“不到16岁的也可以来,我们学校就有不到16岁的,也是在这个厂。”这天傍晚,在乐利精密厂门口,我只找到了一个不满16周岁的学生工。他是个穿红色上衣的小男生,是湖南长沙一家职校的一年级学生,高铁专业。他告诉我,他只有15岁。在这个傍晚下班的时间段里,像其他学生工一样,他也是出来买吃的。他和我聊了几句话,就匆忙回厂去了。但是,他稚嫩、单薄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我的手机相册里。二次日——也就是年1月20日——我再到乐利精密厂东门时,寻访到的学生工中,就有多拨来自于四川宜宾科普职校的学生了。而对于这个工厂的学生工情况,通过前一天的寻访,我已有了一个基本了解,比如这个工厂的用工范围,是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来自贵州、广西、江西等省份,当然也有的是来自四川宜宾。而这一天我的寻访重点,重点就是要找到正在这家工厂里“勤工俭学”的来自宜宾科普职校的学生工,特别是“童工”。不满16岁的穿红衣小男孩在乐利精密厂(刘向南摄)中午时分的工厂东门口又热闹起来。我像前一天一样,在多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这些工人中间寻找那些尤显稚嫩的面孔。我先是问几个小女生,其中三个告诉我她们是来自湖南一家职校,马上匆匆走开了。另一个小女生说她来自四川,我问是不是科普职校的学生,她说是。我的这个突如其来的问话显然让她有些吃惊,她说一句“好吓人啊”,立刻就与她的小伙伴一起走开了。等人群几乎又都回到工厂做工去了,乐利精密厂的东门口几乎又恢复了平静,这时我遇到了走出厂门的一对穿黑色T恤的小男生,我跟他们攀谈,他们停下脚步,就在路边,跟我聊了一会儿天。他们都是来自宜宾科普职校,一个叫金双(化名),一个卢明根(化名)。金双生于年,卢明根生于年。他们在科普职校读二年级,幼师专业,是同班同学。我遇见他们的这天是星期天,他们告诉我,他们是单休,这天不上班,因此他们是打算出去玩,吃点东西,然后玩电脑。金双说,他是年进的宜宾科普职校。他家是农村的,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亲在工地上干苦力,在他小时候,父母离婚,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他在距离宜宾约一个小时车程的蕨溪镇读的初中,要毕业了,因为成绩不好,家里负担又重,才选择了读职校。读科普职校的学费一年是元,第一年,先是家里给他交了元,后来他出来打工,又用工钱补齐了其余的0多元。这是他第二次出来“勤工俭学”,第一次出来是在他读一年级时,秋天,他到东莞打工三个月。这次出来,是在年11月底,两辆大巴车,早上六点从宜宾出发,一直到次日的下午三四点钟,把科普职校的这些学生直接拉到了深圳的工厂,其中一辆车到了兴英科技,另一辆车到了乐利精密厂。至于哪些人去兴英科技,哪些人去乐利精密厂,金双说,这在宜宾上车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当时来到乐利精密厂的,有50多个学生。我问金双,来乐利精密厂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年龄不到16岁,金双说,“我们不了解,毕竟,那是人家的年龄。”在乐利精密厂的车间里,金双是做刹车线,“从早上八点多开始上班,一直做到晚上八点半下班。”卢明根在他楼上,负责测试这些线的好坏。金双说,来乐利精密厂的,女生较多,在以前,这个厂只招女生,因为做刹车线这些活,女生要做得快一些,后来因为人手不够,就开始招男生进厂做了。这一次,他们要做满三个月,要等过了春节才能回宜宾。在来广东之前,我就已经从曾在科普职校读过书并曾来广东“勤工俭学”的小女生陈小凤那里要了她的双胞胎弟弟陈小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ms/168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