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8日至20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医院医院共同协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五次病理学术会议在宜宾市隆重召开。医院病理科代表参会,参会人数创历届最高。参会单位包括了: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代表了四川病理学的最高学术水平。两天半会议中,设置了主会场和细胞学、分子病理、病理技术、青委会四个分会场;主会场举办讲座9场,分会场举办讲座37场。
开幕式:
9月1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上,医院副院长李昭辉教授先致欢迎辞,然后宜宾市卫健委副主任周秀仁同志发表讲话,他们对第二十五届病理学术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宜宾市病理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宜宾市病理专委会在省学会的带领下继续努力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四川省医学会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徐钢教授代表第十一届病理专委会做了病理学专委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他通报了专委会一年来开展的各项指令性工作及疫情期间开展的各项专项工作;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专委会仍然开展了很多线上、线下的学术活动,活跃了省内的病理学术氛围。他还特别通报了,经过多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的不断努力,四川省医学会同意病理专委会成立细胞病理学、病理技术两个学组,这将对我们专委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会场专场报告:
随后,精彩纷呈的主会场报告拉开帷幕,来自省内的九位知名专家分别做《WHO消化道肿瘤分类主要更新》(医院李甘地教授)、《肝脏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医院鲁昌立教授)、《WHO版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医院王威亚副教授)、《隐窝重异型增生/"非典型"萎缩肠化与胃早癌》(四川省杨旭丹副教授)、《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医院王巍副教授)、《骨肿瘤病理诊断:"三结合"及分子病理检测的应用》(医院庞宗国老师)、《关于妇科同步癌的诊断思考》(医院刘洋教授)、《活检标本小细胞肿瘤免疫组化应用陷阱》(川北医学院蹇顺海副教授)、《消化道早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西南医科大学周铁军副教授)的学术报告。各位专家分别讲授了近年来的病理学术新动态、进展;多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变化;分子病理诊断、检测在骨肿瘤、妇科肿瘤中的实践;妇科肿瘤的新思考;免疫组化诊断陷阱防范;消化道早癌的规范等前沿、实用内容。主会场座无虚席,各位参会代表就病理诊断的实际问题及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大会会场气氛活跃,与会者与各位专家互动良好。
李甘地教授授课
主会场讲者风采(一)
主会场讲者风采(二)
主会场盛况
本次大会除设立主会场外,还设有细胞学、分子病理、病理技术、青委会四个分会场。主任委员徐钢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张红英教授、副主任委员龙汉安教授等均到场指导,对各学组、分会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细胞病理分会场:
会议分为上半场妇科细胞病理和下半场非妇科细胞病理两部分。
上半场的会议由医院苏学英主任医师和四川医院徐炼副主任医师主持。首先由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杨志蓉主任医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宫颈细胞学中的应用与进展;成医院华平主任医师介绍了宫颈细胞学的质量控制的讲课。医院贾世军、医院余清医院钟琴分别及与HPVE6E7蛋白及P16检测的相关性研究、细胞块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腺上皮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细胞涂片中的地毯甲虫幼虫2例报道的分享。
细胞学分会场花絮(一)
细胞学分会场花絮(二)
下半场的会议由成医院华平主任医师和医院余清医师主持。医院贾世军医师介绍了细胞块新技术及应用的心得体会;医院朱向兰、成医院蔡建、医院钟琴医院杨涛分别做了胸腔积液细胞学首诊小儿神经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一例三阴乳腺癌胸腔转移癌细胞HIF-1α表达观察及困惑、直肠FH检测剩余液体细胞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胸水细胞涂片免疫组化协助诊断鳞状细胞癌1例的会议发言。
细胞学分会场花絮(三)
病理技术分会场:
技术分会场注重实际操作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推广应用。分会场邀请了省内多家单位的病理技术带头人:陈其军、李丽、王宪伟、蒋君燕、谭化娇、刘天明、包春娟、徐培、刘金星、周成敏、陈菲、谭燕勤、陈扬、侯俊、郭少峰等,进行了技术经验的交流。内容涉及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质控、分子病理技术、实验室管理等多个方面。各位代表的汇报内容丰富,密切结合临床病理工作实践,且反映了目前病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以及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改正措施等,引起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binshizx.com/ybshj/16418.html